当《芭比》走进真实世界:不仅是爽片和嘴替
获得豆瓣8.6分(甚至在上映当天一度达到8.9分),《芭比》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暑期档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尽管低排片和它的高口碑、社交媒体上的高传播度在对比上有些尴尬。
看过或没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不难在宣传和反馈中获得这样一种初始印象:《芭比》是一部女性主义杰作,甚至是一部女性主义“爽片”。它的“爽”体现在对于父权制——而非仅仅是具象的男性角色——指名道姓的讽刺,而与此同期的其他院线作品还在把性别问题庸俗化为“拒绝恋爱脑”。
与所有女性视角的作品一样,《芭比》生于“囹圄”之中,又因为商业版权片的定位而更加困窘。但让人欣慰的是,《芭比》始终没有放弃在夹缝中尽可能地发声,即使有些表达失之直白突兀。
在影片最后,商业片拥抱自己的大团圆,而芭比拥抱作为人的自己。当芭比的王国重新稳定,经典芭比轻轻地走开了。没有反抗这个经由修缮更加稳定的乌托邦,这个芭比王国里最符合刻板印象的角色,历史上的第一款芭比,只是用落落寡合暗示了她的不满意。
就像是将一块积木,从玩具城堡的最核心轻轻抽出。那个气势恢宏的王国看起来仍旧稳定,而这块积木获得了自由。
文 | 雁城
编辑 | 青青子
01
爽片的正反面
芭比们相信,自己帮助世界上所有的女性解除了关于性别的困境。片头那个致敬《2001太空漫游》的片段里,妆容靓丽的芭比的降临让小女孩们都放弃了过家家的玩具——以一种过于暴力的手段,把旧娃娃摔碎,象征着女性被从母职绑架中拯救出来。她们可以是任何人,可以做好任何职业。《芭比》开头的芭比世界里,女性互相友爱,褒奖取代了雌竞,不需要男人,每天晚上都是girl's night。
如果你想看一部女性向“爽片”,是不是只看《芭比》的前十分钟就够了?大女主、拒绝母职绑架、拒绝雌竞、拒绝男人、girls help girls……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已经是一个对于某些观众来说,甚至已经过于观念超前的设定。
到这里,《芭比》根本就成了爽片的反面,它试图刺破关于女性主义的泡沫经济——不仅是泡沫,而且是经济。芭比初入真实世界时,影片紧锣密鼓地展示了一段对于父权制的讽刺,而其中我觉得最精髓的一个段落,是肯试图用男性身份获得一份工作,而男性工作人员挤眉弄眼地说:实际上,男性身份在当今并不是一个优势。肯震惊而失望地说:难道父权制不存在了吗!而对方答:也不是,我们只是把它掩藏得更好了。
但实际上,父权制的阴影一直是房间里的大象。为了更高的商业化成绩,口号或许喊了太多遍,但不能因为它成为了“陈词滥调”,就误以为那已成为一片可以轻易抵达的应许之地——只要购买相应产品。
我们始终活在现实,而非芭比的世界。
《芭比》剧照
在后半段,肯的篇幅其实很重,甚至一度比芭比更重,因此略有抢戏之嫌。影片甚至安排了一段肯与肯之间的大战,最后演化为一场浮夸的舞蹈——芭比们都没有跳那么长的舞。
之所以说肯的故事值得品味,是因为它具有《芭比》这部电影乍看之下并不具有的多义性。你可以认为这是《芭比》主创的温和之举,让一个关于女性的故事也容纳男性的声音,从而获得更多受众的理解共情,所谓从女性主义转向“平权主义”,人人都可以成为更自由的自己;你也可以认为,这场闹剧般的肯的战斗,是对男性的无情嘲讽:那些往往被传统叙事渲染得气势磅礴的男性斗争,在脱离滤镜之下,只是些无聊的争风吃醋。
但以上两种理解,实际上都把“肯线”剥离出“芭比线”来理解。这本质上来说,就仍是把男性的境遇独立于女性的境遇来理解。而在我的理解里,“肯线”和“芭比线”息息相关,因此肯之于芭比,并非抢戏或离题。因为当视角从芭比转向肯,我们看见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男性故事,而是男女身份表演和叙事模式的巧妙互换。
在《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中,朱迪斯·巴特勒提出性别只是一种表演,性别身份是通过表演所建构,这种表演的维度包括语言、身体、生活:“性别被设想为一种演绎实践,通过操演它自身的内在执念(fixity)建立一种外表面貌。”
女性通过操演社会认知中的女性实践来获得女性身份,稍有逾越的时候会面临指责。这种性别表演同样构成了我们文化里理解的男性气质——比如《芭比》里的肯初到现实世界,乱花渐欲迷人眼,迷了他的眼的,就是马匹、手表、西装、金钱、话语权,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性别表演的组成符号。掌握性别的文化指令,我们就掌握了传统社会认知中的性别表演。
《芭比》剧照
肯汲汲学习着真实世界的男性性别表演,但在芭比的计谋之下,这种性别表演很快分崩离析。肯的内战,遵循的造型、视觉和叙事规则,都严丝合缝地对上了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性别表演:争风吃醋会轻易引发同性竞争;矛头指向的永远是同性,而非异性;战争的导火索是不可控的情绪,而非理性的利益计算;斗争的姿态和造型好看,比权力的归属更重要;更适用的形容词不是惨烈或残酷,而是荒谬、抓马、歇斯底里,甚至艳情。
以下是我觉得最妙的一点:因为芭比是芭比世界的传统权力归属者,所以即使成为篡权者并引入新的话语权,肯的战争还是要依照芭比的视觉和叙事逻辑来进行:要铺满粉色,唱歌,舞蹈。他们的战争也更像传统叙事中女性的“小打小闹”:使用可爱搞笑而非真的有杀伤性的武器,羽毛球拍、船桨、充气玩具……如果要说哪里还不够恰当,应该是这些男演员,还是没有像传统审美要求女性那样,被严格地要求男色。
《老友记》里,乔伊最喜欢看女生打架。他想象中的女生打架,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刻画的女性打架,就是这样的:互相揪辫子、砸枕头,触碰对方的身体,隐性的拉拉趣味……如果说这样的描写太美式了,我们还能轻易想到东方背景里的宫斗、宅斗故事,以及更贴近现实的“打小三”。俗套但有效,剧烈地挑动你的感官。
通过性转,导演轻易拍出了制作女性视角的文化产品的困境:当这个世界的影像规则和视觉快感都由男性建立,女性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语序,谈何容易?生而美丽,会招人觊觎;面目平凡,则是不思进取。穿得保守,是对女性自由的压制;性感赤裸,又好像服务了男性凝视。
无论保持贞洁,还是塑造荡妇,无论遵循表演规则,还是刻意对着干,都兜兜转转地落回男本位的窠臼。就像作为芭比的反叛者,肯还是无法不发出芭比的声音。因此,那段引发广泛共鸣的独白里,来自真实世界的格洛丽亚说:“事与愿违,我们又总是一错再错。”
《芭比》剧照
肯们因为沉迷同性竞争而缺席了公投,失去了提升政治地位的机会,而另一边,芭比们冷静、嘲弄、坐享其成。这场荒诞的戏,性转之下就会显露出老套的一面,这恰好证明了讽刺成立。在被权力主导者罗织的性别规范中,肯和芭比们拿着对方的门票,对号入座。
与其说,这是在感慨“男人也不容易”,或者这是字面意义上地颠覆了现实世界性别关系,不如说,通过颠倒传统两性的性别表演,《芭比》完成了对于性别刻板印象的终极嘲讽:没有女人生而为女人,也没有男人生而为男人。性别不仅是一种生理特征,它更是一个权力支配的结果,一种政治社会处境,一套由达成共识的编码组成的文化表演指南。
更明显指出性别的表演性和境遇性的,是肯这条线的结尾。看似这是一个利于人民团结的温和结尾,芭比与肯握手言和,但实际上,他们之间关系的改变微乎其微。其中一个肯向芭比总统提议,希望能成为最高法院的一员,而后者给予了他们一个更基层的岗位:我们会提升肯在芭比世界的影响力,和女性在真实世界中提升的影响力一样多。
电影院的笑声散去之后,是更坚硬的现实。
03
被回避的问题
《芭比》剧照
但很快,这种充满张力的关系就在芭比的梦幻旅程中瓦解。开着芭比的车,唱着芭比的歌,好像所有矛盾就没有存在过。《芭比》中的母女关系因此只成为美式青春片中最典型的亲子关系,由自我、叛逆、宽恕和爱组成,和《蜘蛛侠:纵横宇宙》中蜘蛛侠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没有什么两样。似乎她们之间产生的观念冲突,只是因为女儿叛逆,解决方案只是需要“多花点时间”。
而我原本希冀着看到的,成长于不同时代的女性,对于当下的女性处境及文化产品产生更激烈的争吵、更真诚的对话、更深刻的结论,自然也烟消云散。矛盾消解得太轻易,以至于最后创始人老太太对芭比说“你帮助这对母女重新建立了关系”时,我有些困惑和怅然。
芭比解决了什么矛盾呢?我们能指望她解决什么矛盾吗?
围绕着《芭比》,另一个挥之不去的矛盾,是消费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关系。它到底有没有完成对于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女性主义的反思,还是进一步加深了刻板印象?
“斯皮尔伯格认为一部电影要具备娱乐性的痛快感与社会派的感动这两个轮子……(《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存在着两个轮子,分别是‘懂的人懂就够了’和‘为了感动而彻底蒙骗观众’之轮。而在我来说,这两个轮子不会同时旋转。”
在对商品化社会和消费主义的探讨上,《芭比》也显得态度暧昧。一方面它火力全开,把美泰上下嘲讽了个遍,直接攻击芭比的精神内核已经过时,而最经典的片段就是美泰那间装满男人的办公室,老板掰着指头算,也只能算出历史上有过两个核心女员工。
《芭比》剧照
正如上文中说到,当这个世界的影像规则都由男性建立,女性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语序,并不容易。和影像规则并列的,还有消费规则。你购买的所有产品,追逐的所有风潮,被告知的所有需求,买单的所有贴着“自由”“美丽”和“力量”标签的理念,都在事先被精心策划与预演。
与所有女性视角的作品一样,《芭比》生于“囹圄”之中,又因为商业版权片的定位而更加困窘。但让人欣慰的是,《芭比》始终没有放弃在夹缝中尽可能地发声,即使有些表达失之直白突兀。
在影片最后,商业片拥抱自己的大团圆,而芭比拥抱作为人的自己。当芭比的王国重新稳定,经典芭比轻轻地走开了。没有反抗这个经由修缮更加稳定的乌托邦,这个芭比王国里最符合刻板印象的角色,历史上的第一款芭比,只是用落落寡合暗示了她的不满意。
就像是将一块积木,从玩具城堡的最核心轻轻抽出。那个气势恢宏的王国看起来仍旧稳定,而这块积木获得了自由。
青年志 Youthology
青年的发问与探寻
我们开通了 Newsletter
欢迎大家订阅!点击进入订阅指南
点个在看,关注我们设为星标,以防走失
投稿联系:tougao@chinayouthology.com业务联系:open@chinayouthology.com招聘联系:hr@chinayouthology.com